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社會心理學
SOCIAL PSYCHOLOGY 
開課學期
97-2 
授課對象
社會科學院  社會工作學系  
授課教師
吳慧菁 
課號
SW1006 
課程識別碼
310 1230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必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三2,3,4(9:10~12:10) 
上課地點
社103 
備註
限本系所學生(含輔系、雙修生)
總人數上限:70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972soc_psy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社會心理學是關於人與團體之互動的研究,關注的是人類的社會行為及其成因。本課程將分別從個人、人際、及團體的層次,介紹個人在社會情境下的思想、情緒和行為。內容包括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,自我概念,社會認知,族群歧視現象,態度與說服,從眾行為,人際吸引與親密關係。以瞭解在社會結構之下,透過社會化的互動過程,使社會觀念內化於個人,將此資訊與觀念強化整合於個人之心理。

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
第一週 2/18 ◎社會心理學概況
第二週 2/25 ◎社會化
第三週 3/4 ◎自我與認同
第四週 3/11 ◎社會知覺與認知
第五週 3/18 ◎態度
第六週 3/25 ◎語言及符號溝通
第七週 4/1 ◎社會影響與說服
第八週 4/8 ◎自我表現與印象整飾
第九週 4/15 期中考
第十週 4/22 ◎情緒
第十一週 4/29 ◎助人與利他行為
第十二週 5/6 ◎攻擊
第十三週 5/13 ◎人際吸引與關係
第十四週 5/20 ◎團體凝聚力與服從
第十五週 5/27 ◎團體結構與表現
第十六週 6/3 ◎團體間衝突
第十七週 6/10 ◎生命歷程與性別角色
第十八週 6/17 期末考


 

課程目標
社會心理學探討的問題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習習相關,熟悉並能運用社會心理學的知識,有助於強化我們的社會適應與溝通能力。社會工作是一門與社會及人群高度相關的工作,學習社會心理學對於專業與實務的成長皆有所幫助。
本課程希望達成之目標為:
(1) 了解社會心理學相關概念與理論
(2) 了解人際間、團體間之相互影響性
(3) 了解如何運用社會心理學相關理論於社工實務中
 
課程要求
(1) 期中考(60%選擇題、40%申論題)
(2) 期末考(60%選擇題、40%申論題)
(3) 團體口頭報告:
(A)型式:4~5人一組,每週一組報告該週之主題(主題分配方式為抽籤)。
(B)內容:舉出一生活經驗或社會事件為例來說明該主題之意涵(可以為自身、他人之經
驗或從文章、報導中閱讀而來的)。
(C)時間:每組每週上課的一開始先報告,約15分鐘。
(D)評分:老師評分與同學互評(填寫互評表,滿分為十分)。
(E)其他:要做PPT,報告當天帶至課堂(頁數請自行斟酌)。
(4) 出席:
9:30之後算缺席,缺席一次扣一分,第一次缺席不扣分。若有正當理由請事先跟老師請假。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 
參考書目
指定教材:
(1)社會心理學(Social Psychology)。John D. DeLamater ,Daniel J.
Myers 著。 陸洛•吳珮瑀•林國慶•高旭繁•翁崇修 譯。台北:心理出版社,2007。

參考閱讀:
(1)社會心理學(Social Psychology)。ARONSON, ELLIOT 著。余伯泉、李茂興譯。弘智文
化,2003。
(2)社會心理學。徐光國著。五南圖書,1996。
(3)社會心理學(Social Psychology)。Brehm Sharon S.,Kassin
Saul,Fein Steven 著。王慶福、洪光遠、程淑華、王郁茗譯。雙葉書廊,2006。 
(4)社會心理學(二版)。陳皎眉、王叢桂、孫蒨如編著。雙葉書廊,2007。
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出席率 
20% 
 
2. 
期中考 
30% 
 
3. 
期末考 
30% 
 
4. 
團體口頭報告 
20% 
老師評分10% 同學互評10%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02/18  ◎社會心理學概況:(1)何謂社會心理學?(2)社會心理學的理論取向(3)社會心理學是科學嗎? 
第2週
02/25  ◎社會化:
(1) 社會化的觀點
(2) 孩童期社會化的媒介
(3) 社會化的歷程
(4) 社會化的結果
(5) 成人的社會化
 
第3週
03/04  ◎自我與認同:
(1) 自我的本質與起源
(2) 認同:所知曉的自我
(3) 認同:所扮演的自我
(4) 思想與情感中的自我(5) 自尊
 
第4週
03/11  ◎社會知覺與認知:
(1) 基模
(2) 個體基模與團體刻板印象
(3) 印象的形成
(4) 歸因偏誤與謬誤
(5) 歸因的文化基礎
 
第5週
03/18  ◎態度:
(1) 態度的本質
(2) 態度的組織
(3) 認知一致性
(4) 態度與行為之間的關係
(5) 理性的行動模式
 
第6週
03/25  ◎語言及符號溝通:
(1) 語言及語文溝通
(2) 非語言溝通
(3) 社會結構與溝通
(4) 互動的常態距離
(5) 對話分析
 
第7週
04/01  ◎社會影響與說服:
(1) 透過說服改變態度
(2) 在威脅與保證下順從
(3) 服從權威
(4) 抵抗影響與說服
 
第8週
04/08  ◎自我表現與印象整飾:
(1) 日常生活的自我表現
(2) 策略性印象整飾
(3) 自我表現的負面影響
(4) 偵測欺騙性的印象整飾
(5) 無效的自我表現與破壞的形象
 
第9週
0415  期中考 
第10週
04/22  ◎情緒:
(1) 情緒的定義
(2) 情緒起源的傳統觀點
(3) 共通情緒及臉部表情
(4) 社會性情緒
 
第11週
04/29  ◎助人與利他行為:
(1) 助人的動機
(2) 促進助人行為的受惠者特徵
(3) 助人行為的規範性因素
(4) 助人行為的個人與情境因素
(5) 旁觀者介入緊急情境
(6) 請求並獲得幫助
 
第12週
05/06  ◎攻擊:
(1) 攻擊與傷害意圖
(2) 攻擊對象的特性
(3) 環境對攻擊行為的影響
(4) 減少攻擊行為
(5) 社會的攻擊現象
 
第13週
05/13  ◎人際吸引與關係:
(1) 誰是潛在交友對象?
(2) 誰是意中人?
(3) 決定喜歡的因素
(4) 關係的成長
(5) 愛情與愛
(6) 分手
 
第14週
05/20  ◎團體凝聚力與服從:
(1) 團體是什麼?
(2) 團體成員的身分
(3) 服從團體規範
(4) 團體中的少數影響
 
第15週
05/27  ◎團體結構與表現:
(1) 團體的領導統御
(2) 生產力與表現
(3) 酬賞分配與公平
(4) 腦力激盪
(5) 團體決策
 
第16週
06/03  ◎團體間衝突:
(1) 團體間衝突的發展
(2) 團體間衝突的持續
(3) 衝突對團體內歷程的影響
(4) 團體間衝突的化解
 
第17週
06/10  ◎生命歷程與性別角色:
(1) 生命歷程的組成要素
(2) 生命歷程發展的影響因素
(3) 生命歷程的階段:年齡與性別角色
(4) 歷史的變遷
 
第18週
06/17  期末考